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香港和新加坡两个地区在经济体量、人口规模和国际地位上都较为接近,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我们将主要就香港和新加坡的住房市场进行对比分析并探究其背后原因。此外,专题中还加入了具有一定可比性的中国内地地区的城市上海市进行对比,并期望从香港和新加坡的住房发展模式上找到可借鉴的经验。
 
《香港、新加坡和上海房价泡沫与住房状况比较(之二)》
 
三地居住舒适度比较
 
1、香港
 
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数据,2018年香港自置居所住户在家庭住户总数中所占的比例(住房自有率)为49.2%,大致和租房家庭住户各占一半。
 
回顾历史,2000年后,香港的住房自有率最高上升至2003年的峰值53.8%,随后5年基本保持这一水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住房自有率开始持续下行,2015年至2016年短暂上升后继续下行,这和金融危机后,香港经济受到较大冲击,以及香港长期的货币宽松环境助推房价快速上涨有较大关系。
截至2019年3月底,香港人均住房仅13.3平方米,绝对值很低,大多数人的居住空间很小,居住条件很差。2006年至2019年,人均住房面积仅增加了1.3平方米,平均每年增加0.1平方米,改善速度很慢。
2、新加坡
 
截至2018年底,新加坡的住房自有率为91%,远高于香港,这和新加坡的组屋制度建设有很大的关系。
 
回顾历史,1964年新加坡成立房屋发展局(HDB),正式提出“居者有其屋”计划,低收入家庭可通过公积金贷款购买政府提供的低价组屋,购房需求爆发,住房自有率快速上升,同时1965年后新加坡经济快速发展,仅1980年至1995年15年间,新加坡住房自有率便从58.5%提高至90%,除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4年,其他时期一直保持在90%以上。
 
根据公开资料,2018年新加坡人均住房面积约为30平方米,远高于香港13平方米的水平,可见新加坡的居民整体居住环境要优于香港。
3、上海
 
根据上海市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上海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6.7平方米,按照近三年每年增加0.6平方米的规律,2018年人均建筑面积约为37.3平方米。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建筑面积口径与新加坡和香港的室内楼面面积口径不同,还包括了公摊面积;而香港室内楼面面积与我国的使用面积较为接近,可以进行换算。
 
上海市统计局2006年以后就不再公布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而转为公布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我们按照2007年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和推算的使用面积可以得到,2007年使用面积大概为建筑面积的70%,按此比例可以得到历年大致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2018年,上海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26.1平方米,低于新加坡但明显高于香港的住房面积。2001年至2018年,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提升了10平方米左右。
话题:



0

推荐

杨红旭

杨红旭

493篇文章 3年前更新

中央电台特约财经评论员,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房地产政府智囊、企业智囊,房地产短周期理论的创始人,房地产“白银十年”的首倡者,全国房地产界最高产的地产专栏作家,上海首批房地产业领军人才,上海交大房地产总裁班特聘讲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