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近段时间,各种数据和消息表明,在政策进一步收缩的背景之下,中国房地产史上,最长最大的一轮上涨行情接近尾声。
老杨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有多种监测方式:
1、以各种市场数据为主,其中既有易居的大数据,又有各类官方公开数据;
2、定期、不定期的与房企开会,与二手房中介交流,了解一线指战员感受。
3、自创的方式,比如微博调查。
下表,即为微博调查的一个内容。
通过分析需求性质的变化,可以测量楼市体温。为了解大家购房需求的目的与性质,老杨每季度做个小调查:过去一个季度已经购房、当前正在购房过程中、未来一个季度打算购房的同学,你的购房目的是什么?
2019年9月的调查结果:刚需占41%;改善占40%,创2015年以来新高;投资占比14%,创2015年以来新低,且今年6月和9月,连续两次低于20%,说明投资退潮,“房住不炒” 效应正在显现!
单从投资需求占比来看,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属于上升阶段。2016年9月达到最高值43%,12月便明显下滑,原因主要是9.30出新政,其后20城出新政调控房价。
2017年至2018年,投资需求进一步跌破30%,但维持在20%以上。主要原因是这两年全国弱二线、三四线城市滞后性的进入轮动上涨期,还有一定规模的投资者在热点城市买房。
今年以来,则进一步跌破20%关口。说明在去年7.31会议之后,更多城市降温,投资客进一步明显减少。

接下来,观察一下全国四类城市的二手房挂牌价格变化。
一线城市,2017年7月以来,高位盘整格局,投资不宜。
二三四线,2018年下半年以来,高位盘整格局,投资不宜。

不同地区、不同城市,降温时点与幅度有差异,投资者被套的情况也不同。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