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去年年底,我对今年楼市的判断是持续降温。
结果春节过后,我就被打脸了。
因为部分城市,尤其是二线城市的地市突然升温,且持续了三个月之久,部分城市的地价原本去年下半年跌了一二成,结果今年上半年又创新高了。
部分城市的新房市场,也因为地市场火爆,而出现了反弹。
研究市场不预测,近似于耍流氓。
预测有风险,当心被打脸。
好吧,看看下图吧。
易居院监测的40个典型城市土地成交溢价率。此图呈周期性波动,规律明显,可作为房地产短周期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反映地市温度。
过去十年,三个周期性高位,2010年、2013年、2016年,每隔三年,一个高点,一个市场繁荣期。
只是,三个高点的高度不同。16年最高,10年其次,而13年的地市只是小行情。
另有三个低点。最近的这个低点,当前看起来,是去年四季度今年一季度。
去年四季度,土拍溢价率创历史新低,地市冷若冰霜,连一二线城市 都有多幅宅地流拍。
今年1月开始,溢价率持续上行。但在今年7月,再度调头向下!今年7月,为19.9%,相与5月下降1.7个百分点,结束连续6个月上升的趋势。
主要是5月以来,开发商融资面收紧,且调控口径也略有收紧。
开发商的融资不给力了,卖房速度也在下滑,哪还有钱有胆抢高价地?

再回到老杨被打脸的梗。
上半年地市升温,打了老杨的脸。
那么,下半年地市降温,是否是给老杨揉脸?
该跌不跌,必有妖怪!
老杨不打不了妖,但政策会如约而至!
逻辑正是:上半年跌了,政策不会收紧,甚至还会略松。
但你偏偏要反弹,结果一顿胖揍,只能再度下行……
市场与政策,就是这么多变,看似无情却有情……多情却被无情恼……
土拍溢价率下行几个月后,会否再创历史新低?
这属于更深层次的预测了,老杨也没把握……
各位大拿可以思考或聊聊……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