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在房地产短周期逻辑中,货币是关键因素之一。
水多了,房价就容易涨;否则,就涨不动。
今天,公布的最新数据:
5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5%,增速与上月末持平。
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3.4%,增速比上月末高0.5个百分点。
社会融资存量规模同比增长10.6%,增速比上月末高0.2百分点。
三个与货币供应和需求量相关的指标,全都呈现见底信号!
这也是去年以来,六次降准(多为定向)后的必然结果。货币转松,但各位也看到了,松得力度不算大,三个指标相比过去多年,仍处于很低的水平。

拿社融增速减去M2增速,可知社会上对于资金的需求相对货币供应的活跃度。当前,处于零之上,但幅度并不算高,基本属于中性。
5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24%,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19个和0.48个百分点。
这属于资金价格指标,相比过去多年,利率处于偏低水平,但仍高于2015-2016年,2009-2010年,2005年。
因此,去年四季度以来,全国多数地区的楼市处于降温状态。
如果未来两年,美联储能降息几次,则中国的利率重心才有可能明显下移,甚至低至上述三个历史时期。

按上述几个指标的运行态势,货币转暖,利好楼市,但放松的程度不够大,对楼市的刺激力度很有限!况且,当前房地产融资的行业监管政策,仍偏紧。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