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杨老师:


您好!关注您的微博很多年了,也参加过您的培训课!是您的粉丝!

 

先跟您介绍一下我自已,我也是做房地产这行的(职业对我的购房影响挺大),并唠叨一下我的购房经历。

 

2009年初,在现在小县城里买了一套自住的房屋,现升值约1倍。


2012年中,在杭州买了一套小面积,后因家人反对退掉了。在2013年下半年,在小县城买了一套,现下趺了约15%。


2015年10月,又在杭州定了一套小面积的,后来感觉房源不好,且2套房贷压力过大,又退掉了。


2016年3月又在同一个小区定了一套,此时价格已经跟2015年10月相比上涨了30%(约6000元/平方米),后来还是受制于资金有限,且觉的房源挑的不满意又退掉了。

 

总结一下,觉的自己在这个行业工作,反倒对于我购房形成障碍:


1、会因为房源可能不如意而打退堂鼓,每次在低点时,结合杨老师您的微博,总是能在低点时考虑进场,但自已每次都会特别在意房源好坏,开间尺寸、格局、小区绿化、风水、房源所处小区的位置,会比普通购房关注的更多。


2、自己在这行做,也会对这行产生更多的疑虑。


3、自已做这行,总能解决买了之后退的问题(想来想去这是最大的劣势了,哈哈)。


4、买房被套过,也会更担心。

 

从上次退掉一直到现在,我都在看房过程中,要不觉的房源不满意,要不就是觉的价格不满意(感觉是职业造成的强迫症,刚开始做这行的前几年买房好像没这个情况),现在看了您的公众号跟微博,再看看杭州的市场,纠结还要不要在杭州购房?(感觉你不给点能量,我可能就这么一直看过去了)。


为什么:房地产从业者,反倒在购房上存在心理障碍!

老杨点评:


这位网友,是不是有些病态?在房地产业内混久了,反倒不敢买房了。是不是知道内幕太多了,对每个小区的房子质量都不放心?呵呵。


老杨觉得,业内人士,太关注房子的消费功能和实物属性,因此会纠结于小区设计、建筑质量、房型配比等细节。而忽视了房子的资产属性和投资功能!


因此,真正能从房地产市场赚到钱的,并不是业内人士,而是那些更加重视房产资产属性和投资功能的业外人士。


更有趣的是,此网友总能找到熟人和关系,退房!如此折腾,买一次房,相当于一次心理纠结与煎熬的长征!


有此心病者,只能先找心理医生,把病治好,然而再参与房产投资。否则,万一再购房失败一次,就成为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欢迎写出你的购房故事,投稿邮箱:ysunwoods@163.com。注意:撰写故事,须文字通顺,少错别字,情节精彩,多反思失败案例。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购房研练社]

话题:



0

推荐

杨红旭

杨红旭

493篇文章 3年前更新

中央电台特约财经评论员,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房地产政府智囊、企业智囊,房地产短周期理论的创始人,房地产“白银十年”的首倡者,全国房地产界最高产的地产专栏作家,上海首批房地产业领军人才,上海交大房地产总裁班特聘讲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