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杨老师,你好。聊聊我的第一次购房经历。

2012年硕士毕业后到了北京,进入了所谓“高大上”的央企,都觉得央企好,但实际上活多钱少。

没过多久,就赶上经济下行,公司大项目越来越少,又在大大的严厉要求下,将我们一年到头的一些福利统统砍掉,收入减少了三分之一,工作也有快四年了,收入也就是十万出头,何其悲哉!

我当时的女朋友,现在的老婆,比我晚一年工作,收入比我还少,两人一直梦想着在北京扎根下去,但是那么高的房价也只能让我们“望房兴叹”。

出于对房子的渴求,没有钱就只能意淫房价,天天在水木、微博上找找相关的话题,作为一名资深屌丝时不时愤青吐槽一下。由于工科出身,让我对数字尤其敏感,经常对比几个大V的言论去论证,关注任总、董藩等人对楼市评论。

一个偶然的机会关注了老杨的微博,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觉得这人实在太有才了,不仅仅对房价整体的方向有判断,还能从细节上区分不同城市的房价涨跌,有数据有真相。

经过两年的潜心对比,发现老杨的判断基本符合大趋势,对政策的理解也很独到,还能猜测到有几次降息降准,实在是神!

经历了2013年的暴涨后,老杨果断提出一线城市房价明年会遇冷,要提防,会大面积降温,那个时候我敏感的捕捉到或许我买房的时机来了。

为了进一步确定自己的想法,我专门买了老杨的书《楼市探秘》,细细的研读了不下十遍,并认认真真对比链家上北京各小区的房价成交量及波动情况。

当2014年的夏季来临的时候,楼市已经很冰冷了,当时北京链家关了不少的店铺,裁了不少人,中介对客户非常热情,链家为了应对萎缩的业绩还改革了薪资制度。

2014年7月着手准备两件事:看房;筹钱。工作了两年手里没多少钱,自己和老婆算上公积金差不多不到35万,感谢老婆跟着我吃苦受累的攒钱。当然了这35万怎么都不可能买起房子,两边家里给了20万,但还是不够。

我环绕了整个北京,200万以上的房子是很有困难的,基本上不敢想了,就算200万的房子我也得起码准备80万的首付。那段时间,北京市火热推出自住型住房,如果买自住房,我差不多是够的,所以我一度幻想着中一套,尽管自住房爆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很不利购房者。

结果我很悲催的摇了几个小区,我一个都没排在前面,选择权都没有,我一气之下,只考虑二手房,现在想想是多么明智。

那段时间我是睡不着觉的,发生了很多事情,最大的问题还是钱。早在14年初开始我就开始预热的跟要好的同学朋友借钱,说今年要买房,要是宽裕的话希望能借点钱给我买房。

每个人我也不说借多,一万到两万吧,最多三万,对方的条件也是可以的,我脸皮薄,从小到大没有跟人借过什么钱,以前基本上都是我借钱给别人,加上我也担心借了别人钱,借多了万一别人有困难怎么办。

到了9月份的时候,我已经看了北京好多地方的房子,昌平等各种偏远的地方都跑去看,都没有满意的。我想要套大的,环境好的,但是没有地铁,没有配套,交通不便,上班在路上来回就得四个小时,折腾的不行。

我也想买市区的房子,但是贵啊,均价基本三四万,小户型50平方就快200万了。那会还遇到点事,平时玩的好的哥们,明确说了几次将来借钱都满口答应,等我真正需要的时候,直接告诉我没有,犹如晴天霹雳!愤怒是没用的,只能怪自己挣的少。

一次和同批进公司的同事吃饭聊天聊到买房子,交流了下观点后,他劝我买市区的老破小,我苦笑一声,钱不够。我现在还记得当时同事那爽朗的笑容,“钱不够,差多少,我借给你”,当时把我给感动的,因为我借钱的小伙伴都是认识五年以上的比较铁的哥们,而同事只不过工作上交流过,认识两年不到而已。

后来也没敢跟人多借,借了三万堵上了缺口。关键时刻,丈母娘给力又给我拿了十万,凑了80万付了首付。11月就签了购房合同,当时还特地跟业主说钱还在筹,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才够,啥时候钱到位,就去过户,要不是当时形势还算比较冷,估计房子早买不到了。

2015年一过,在各种消息政策的刺激下,房价一路飙升,当时深圳已经火的不行了,北京也有抬头的迹象,从成交量上就可以看出。

到了现在,当初180万买的房子,由于交通便利,自带学区,现在已经涨到了260万,年底还应该有一定的涨幅。感谢老杨让我在适当的时候买起了房子,财富得到了极大增值。

对于今后我也有很多想法,根据房价短周期理论,楼市有盛亦有衰,别看现在楼市火热的不行,将来一样会降温打回原形。2013年同户型的房子卖到过230万,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就又回到了180万,甚至170万,当然2012年的时候是120万。也就是说北京的房子是上涨回调,上涨回调,但整体上是逐步上涨的,上涨的空间整体上是大于回调的空间。

如果今年北京的房价再上涨两成到三成,我觉得是很疯狂的,最早到第四季度,最晚到明年下半年会降温,当然中间有各横盘的过程,回调的幅度应该会比较大,但是即使回调两成,那也是几十万。

房价不断上涨深深刺激我等在北京打拼的屌丝,除了月供,将来有了孩子开支更大,虽有学区,总归不是什么好学区,起点就输了。

我的想法是,如果北京楼市疯了,卖了也无所谓,趁还没有孩子,能折腾,等两年楼市降温了再重新买房,中间拿着这钱去做点靠谱的投资。

如果北京的房价没有预想的那样降温也无所谓,直接在二线城市成都,自己熟悉的地方买好了,反正人脉什么的主要都在那。如果降温了,加上重新挣的钱,就能在北京买一套更大的房子,要是一直住50多平是实在挤不下去的,这样对自己也是一种宽慰。

感谢老杨,感谢楼市探秘,希望我们都能赢在财富路上。

杨红旭:这位北京年轻人,买房能力超前辈!

杨评:1、恭喜这位年轻粉丝,第一次购房,就获得了巨大成功,尤其是时机选择方面,效果可谓立杆见影。

2、我不得不说,遇到了一位房地产短周期理论方面的小知己。我了解那么多网友的购房故事,与那么多多次购房的网友微信交流过,他们中的部分人,可以称得上购房老手了,但在房地产短周期和北京楼市波动方面的认知水平,却输给了这位第一次购房的年轻人。老实说,他对北京楼市,过去几年波动的历史、当前现状、明后年走势的判断,我觉得靠谱!

这说明一点,有时候,你的经历多,并不代表你的水平高,因为你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方面,长期受到外界错误思维与观点的毒害;另一方面,你悟性不够。

3、对于这位粉丝打算在这轮高点卖掉首套房,等下一轮再入的想法,我感觉略有些折腾。不过,如果不怕麻烦,还是有折腾空间的。主要这套房不理想,在本轮楼市高点,将它做为投资品卖掉,等下一轮市场降温之后,再加上新增的积蓄,提高预算,可以在买套更舒适更适全自住的房子。

4、在借钱购房方面,丈母娘远比铁哥们靠谱!请善待丈母娘!哈哈。

更多文章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杨红旭楼市研究。投稿与咨询可加微信:ysunwoods 。

话题:



0

推荐

杨红旭

杨红旭

493篇文章 3年前更新

中央电台特约财经评论员,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房地产政府智囊、企业智囊,房地产短周期理论的创始人,房地产“白银十年”的首倡者,全国房地产界最高产的地产专栏作家,上海首批房地产业领军人才,上海交大房地产总裁班特聘讲师

文章